从助学到助业提升自主“造血功能”是关键

作者: | 2024-10-18 20:28:13 | 375人阅读

摘要
“金秋助学”活动已经开展多年,是各级工会组织开展帮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。对于贫困学子来说,“金秋助学”犹如雪中送炭,为他们解了燃眉之急,让那些有才华、有志向的贫困学子不会因经济原因而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。然而,翻阅历年各地报道可以得知,很多地方的助学活动程式化,千篇一律,在每年固定时间,根据相关政策、程序将助学金发放完毕,很少能看到有后续的跟进报道。

《工人日报》9月20日报道,青岛市总工会走访发现,随着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,传统的资金帮扶已经不能满足困难职工子女的文化、成长需求。为此,从2023年开始,青岛市总工会依托“金秋助学”品牌,探索搭建困难职工家庭子女成长成才全周期帮扶体系,系统化实施助学救助、举办成长训练营、组织勤工俭学、拓展就业渠道等举措,将助学、助能、助业相结合,帮助他们实现扶贫、扶智又扶志。 “金秋助学”活动已经开展多年,是各级工会组织开展帮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。对于贫困学子来说,“金秋助学”犹如雪中送炭,为他们解了燃眉之急,让那些有才华、有志向的贫困学子不会因经济原因而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。然而,翻阅历年各地报道可以得知,很多地方的助学活动程式化,千篇一律,在每年固定时间,根据相关政策、程序将助学金发放完毕,很少能看到有后续的跟进报道。 助学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,资金形式的帮扶对贫困学子来说固然重要,但是,帮助他们走进校园并顺利完成学业只是其中一部分,如何实现从每年被动的“受助”变为主动的“自助”更为重要,如何让受助者在完成学业的同时,从根本上解决后顾之忧——用老百姓的话通俗来讲就是能够挣钱养活自己、养活家庭、甚至还能反哺社会。把解燃眉之急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,使得受助者能够变被动为主动,真正做到自食其力,这才是助学活动的初衷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,鱼渔兼授才是完整的帮扶。针对这一问题,全国也有一些地方工会推出了自己的特色帮扶模式:有推出假期勤工助学活动的,通过提供实践岗位,让困难职工子女通过劳动获取报酬补贴家用,在增加收入的同时积累社会实践经验,提高就业、创业能力;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,让寒门学子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,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,提升沟通能力和综合素质,为未来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;有完善“资助+就业”双轮驱动体系的,推动学校资助和就业工作同步进行;也有开展困难职工子女阳光少年工会夏令营的,通过出门旅游研学活动,加强精神引导和人格培养,在开拓视野、提升能力的同时引导受助者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…… 这些地方工会开展的活动各不一样,但其核心本质是一致的:就是除了金钱的资助,还要从精神、能力和就业帮扶等方面入手,打造全方位帮扶体系,促成帮扶模式,从“输血型”向“造血型”转变,为更多困难职工家庭送去温暖与希望。 古人有言曰:临渊羡鱼,不如退而结网。希望各级工会组织真正行动起来,借鉴各地助学的先进做法,学以致用,积极探索打造适合本地化的助学、帮扶模式,形成多样化助学和促进就业的工作格局,最大限度地提升受助者的自主“造血功能”。 据各地媒体报道,现在,已经有不少受助者大学顺利毕业并找到心仪的工作,其中也有一些人回到了当初资助过他们的企业。他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,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,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,就像过去企业里的传帮带、师带徒一样,将工会助学帮扶精神代代传下去。(张万涛)

关键字: 从助学到助业,提升自主“造血功能”,是关键